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全文
 
友情链接
 
花椒树下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多情
多情

普通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原创]试读李白
评论数:4 人气:953 发表时间:2005/9/30 15:28:53
喜读唐诗,唐诗之盛在盛唐;若以安史之乱为线索将盛唐诗划分的话,则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一是乱前的浪漫主义,二是乱后的现实主义,而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当然就非李白莫属了。不过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我却有些不同的看法。自贺知章将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又尊其为诗仙,似乎李白的浪漫,就在于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没有的超现实主义,而在我读来,却这是一种可悲的错觉。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可以超越现实,李白又何能例外? 开元、天宝时代的大多诗人往往都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包含得有希翼的痛苦工欢欣来摇荡心灵,酝酿歌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王维。 王维之诗著于“田园”,多为描写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但在其《酬张少府》一诗中,诗人却向我们道明了在恬淡的外表下,其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面读来,王维似乎是在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然而实妹上并非如此。联想到王维的生平,再读此诗,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了希望。然而自朝政大权落入李林甫手中后,随着忠贞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也随之破灭。在现实面前,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自觉无能为力,对于这个正直却又有些软弱的封建知识分平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反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这句诗,正表明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则是他在苦闷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与其说是向往高蹈,还不如说是想要逃避现实的一种自我麻醉,而最后那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则更是暗隐出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儒家之念,多少带有一些与现实这合作的意味来。 相比于以五维为代表的那些诗人,李白则显得尤为特殊。一方面,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而另一方面,李白却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履。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不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也许正是李白的独特性,也即是他的浪漫主义吧。 我读李白的诗,多喜读其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后所写诸诗。那些诗,多为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前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读来令人感叹万千。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矣。”这首《行路难三首》(其二),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要困顿中仍然想要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在诗中,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矣”,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具体的指出要离开长安而并非是要消极避世,诗人同时还抱有他日东山再起的幻想,这种思想,在李白的诸多诗中都有所表露,如在《梁甫吟》中,诗人一方面在牢骚“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而另一方面,却又豪情干云的寅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期盼:“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山兒屼当安之。”,而在《行路难三首》(其一)中,诗人将这种期待则干脆写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自己的才干,李白一直都是有些超人的自信。这可从其《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其十一)中略窥一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师之情,写出了李白入永王幕府的踌躇满志及“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抱负。 李白对政治功名的热衷是难以掩盖的,但这种入世之情又因为他的理想而显得浪漫起来。出将入相并不是李白的志向,他的最高理想是功成身退,这一点诗人屡次提到,在与《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同时期的诗作《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中,诗人就这样写道:“所翼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经入永王幕府获罪并被赦之事后,李白政治抱负已然化为乌有。于是,李白的思想也更趋于繁杂。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苦闷中,而且也只能找出“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消极甚至于是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份的摆脱苦闷的出路。不过,李白尽管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其写的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名诗,当即为此时李白思想的真实写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则更是李白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诗,其诗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激情喷涌,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之令人心潮难平,对李白心中那难以排遣的情怀,自是有了一番了解, “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局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贫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其诗前八句叙事,浮想王十二怀念自己的情景,佳境佳情,景真情真,为诗人下方畅述情怀设下伏笔。“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是过渡句,既承上文的“怀余对酒”,又启下文的抒怀。接着,诗人就分三层,洋洋洒洒的抒写开自己的万古情怀来。 第一层,“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至“楚地犹来贱奇璞”,感慨贤愚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既寅出对得势之佞幸小人的鄙夷,又寅出了对受压志士才人的悲悯,更寅出了对无德无治的统治集团所造成的现实的愤慨。 第二层,“金散尽交不成”至“谗言三及慈母惊”,写诗人受谗遭谤的境遇。第三层,“与君论心握君手”以下,写诗人所持的态度与打算。正是那尾句的“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与无奈,所谓的“放舟五湖”也只是他发泄牢骚和不满的愤激之词罢了。 此诗,既抒发了诗人受受谗遭谤、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也激情如火、豪气如虹的表现了诗人粪土王候、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是李白的流漫主义的又一佳作。 李白晚年所写的那首《临终歌》,当可为我们道思想深处的情怀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乎谁为出涕。”在诗中,李白以大鹏而自喻,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回顾与总结。《临终歌》发之于声音,是要白的长歌当哭;之于文,则可以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李白的一生,既然有远大的理想,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流露出的是对人生无比眷恋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已似觉得诗人好像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翱翔,那渺小的树枝,终究是挂不住它,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景仰。 李白与杜甫同为盛唐诗人之重,且二人相互推崇。也许,正是因着“古来圣贤皆寂寞”,因了解同样的情怀,二人方才会惺惺相惜。也许,在万千诗人中,也惟有杜甫才是那唯一将李白读懂的人吧。所以,就以杜甫的那首《梦李白》(其二)作为此文的结笔吧。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评论
[原创]试读李白
多情
多情

普通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9/30 15:28:53
喜读唐诗,唐诗之盛在盛唐;若以安史之乱为线索将盛唐诗划分的话,则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一是乱前的浪漫主义,二是乱后的现实主义,而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当然就非李白莫属了。不过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我却有些不同的看法。自贺知章将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又尊其为诗仙,似乎李白的浪漫,就在于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没有的超现实主义,而在我读来,却这是一种可悲的错觉。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可以超越现实,李白又何能例外? 开元、天宝时代的大多诗人往往都在高蹈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包含得有希翼的痛苦工欢欣来摇荡心灵,酝酿歌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推王维。 王维之诗著于“田园”,多为描写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但在其《酬张少府》一诗中,诗人却向我们道明了在恬淡的外表下,其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面读来,王维似乎是在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然而实妹上并非如此。联想到王维的生平,再读此诗,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了希望。然而自朝政大权落入李林甫手中后,随着忠贞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也随之破灭。在现实面前,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自觉无能为力,对于这个正直却又有些软弱的封建知识分平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反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这句诗,正表明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则是他在苦闷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与其说是向往高蹈,还不如说是想要逃避现实的一种自我麻醉,而最后那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则更是暗隐出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儒家之念,多少带有一些与现实这合作的意味来。 相比于以五维为代表的那些诗人,李白则显得尤为特殊。一方面,李白毫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而另一方面,李白却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履。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不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也许正是李白的独特性,也即是他的浪漫主义吧。 我读李白的诗,多喜读其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后所写诸诗。那些诗,多为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前苦和对理想的期待,气势奔放,感情炽热,读来令人感叹万千。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矣。”这首《行路难三首》(其二),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要困顿中仍然想要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在诗中,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矣”,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具体的指出要离开长安而并非是要消极避世,诗人同时还抱有他日东山再起的幻想,这种思想,在李白的诸多诗中都有所表露,如在《梁甫吟》中,诗人一方面在牢骚“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而另一方面,却又豪情干云的寅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期盼:“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山兒屼当安之。”,而在《行路难三首》(其一)中,诗人将这种期待则干脆写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自己的才干,李白一直都是有些超人的自信。这可从其《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其十一)中略窥一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师之情,写出了李白入永王幕府的踌躇满志及“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抱负。 李白对政治功名的热衷是难以掩盖的,但这种入世之情又因为他的理想而显得浪漫起来。出将入相并不是李白的志向,他的最高理想是功成身退,这一点诗人屡次提到,在与《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同时期的诗作《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中,诗人就这样写道:“所翼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经入永王幕府获罪并被赦之事后,李白政治抱负已然化为乌有。于是,李白的思想也更趋于繁杂。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苦闷中,而且也只能找出“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消极甚至于是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份的摆脱苦闷的出路。不过,李白尽管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其写的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名诗,当即为此时李白思想的真实写照:“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则更是李白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诗,其诗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激情喷涌,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之令人心潮难平,对李白心中那难以排遣的情怀,自是有了一番了解, “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局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贫亦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其诗前八句叙事,浮想王十二怀念自己的情景,佳境佳情,景真情真,为诗人下方畅述情怀设下伏笔。“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是过渡句,既承上文的“怀余对酒”,又启下文的抒怀。接着,诗人就分三层,洋洋洒洒的抒写开自己的万古情怀来。 第一层,“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至“楚地犹来贱奇璞”,感慨贤愚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既寅出对得势之佞幸小人的鄙夷,又寅出了对受压志士才人的悲悯,更寅出了对无德无治的统治集团所造成的现实的愤慨。 第二层,“金散尽交不成”至“谗言三及慈母惊”,写诗人受谗遭谤的境遇。第三层,“与君论心握君手”以下,写诗人所持的态度与打算。正是那尾句的“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与无奈,所谓的“放舟五湖”也只是他发泄牢骚和不满的愤激之词罢了。 此诗,既抒发了诗人受受谗遭谤、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也激情如火、豪气如虹的表现了诗人粪土王候、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是李白的流漫主义的又一佳作。 李白晚年所写的那首《临终歌》,当可为我们道思想深处的情怀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乎谁为出涕。”在诗中,李白以大鹏而自喻,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回顾与总结。《临终歌》发之于声音,是要白的长歌当哭;之于文,则可以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李白的一生,既然有远大的理想,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流露出的是对人生无比眷恋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已似觉得诗人好像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翱翔,那渺小的树枝,终究是挂不住它,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景仰。 李白与杜甫同为盛唐诗人之重,且二人相互推崇。也许,正是因着“古来圣贤皆寂寞”,因了解同样的情怀,二人方才会惺惺相惜。也许,在万千诗人中,也惟有杜甫才是那唯一将李白读懂的人吧。所以,就以杜甫的那首《梦李白》(其二)作为此文的结笔吧。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一切随风
一切随风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9/30 23:37:16

读后知道什么是博学。也使我想起儿时老师说过:读一首诗要知其言,知其所以言,并了解它的时代背境。方可读好,读懂。望可再拜读你大作。使能有收益。谢~~~~~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多情
多情

普通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10/9 18:00:32

呵呵,

我也不过就是试着把我对李白的感受给写了出来罢了,请不要过多的夸讲哟……

篱上春蔓
篱上春蔓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10/9 19:35:02

读了好多遍,分析得很好,我也真的找不出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欣赏了。

“......与其说是向往高蹈,还不如说是想要逃避现实的一种自我麻醉,......”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很喜欢李白的诗,喜欢那种大气、豪情。 他的《月下独酌》也醉了好多人呢。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同感
一切随风
一切随风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10/9 21:52:01
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唤来不上船,众人皆醒我独醉。这就是豪迈,豪放。
本站作品版权作者所有,其他网站或媒体如要转载请 联系我们
首 页原创文学人生堤岸闲情逸致学习园地站务信息个人文集
2001-2007 花椒树园地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32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