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全文
 
友情链接
 
花椒树下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默石
默石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原创]莲城随想录——言真“情”于人生
评论数:1 人气:1625 发表时间:2005/9/19 23:03:35
吾前之读汤显祖之《牡丹亭》,眼之所触文字,皆入而于心化而成心情之流动,归于心中之悲欢离合,蠢蠢而得真切之感验。而如我若为课中之讲解,则必然读此文字,大则结构文章之筐架,小则离析运笔之手法,着眼处皆满目支离破碎之砖瓦,与心交涉稀矣!吾或而闻汤氏云:“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有多少真切原由?昔庄周梦蝶,或乃因梦成蝶,抑是因蝶成梦?思之于今亲身之体会,梦中之事或恶或喜,却如之亲生经历,何虚何实?实真切者只心中彼时彼刻之喜怒哀乐者也!只因汤氏确知人生于世,万物皆空,只有一心中之情字,乃生命之真实,所以乃百般推崇“至情”。乃在《题词》中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至情也。”则“至情”可以主生死矣。而于汤氏之前有李卓吾之《童心说》,情之所谓真者,乃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情之所感所正体验初正是真心。而汤氏之后有冯梦龙则有“六经皆以情教也”之说。情之根于生命,生命的根便是生命中情之体验。故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而有情,则天地万物有其为人之所用,则非情外无一用处也。 何如是说?前人多有事功一辈子而深醒悟者多矣!是谓追求物质向外而扩张,至其极则顿悟人生真切者乃在自心之情,一切皆空的事实,使其虚若无根之树。则此类古人如王安石、牛顿之辈必归依于宗教,以期心中之真实!吾想起前与人论知识学问之根本,原以为当今之世,人类所创造之一切文化文明,其用途无非为二:一者作用于外在世界,化学物理学者是也;二者作用于内心世界,文学绘画者是也。然西方之哲学每于极处则必有一虚设之假定,推想而知,则人类之知尽皆人类经验之所积,即万物之有一设定,若此设定成立之可能无可明证,则此知识系统则有未成立之可能。诸如数学之最简易者,莫甚于一加一之和为二,然此公式之为何成为公理,而究只是一假定也!几何系统之点、线、面,难道于现实世界中真有无大小、无厚薄、无长短之此点、线、面?无非其于此做一假设? 今人又所谓学问知识者,其本质又当若何?实多为一系列之经验之组合也。常用之组合关系为“因果联系”,此以古代文学之红楼梦研究为例:《红楼梦》乃一本古代小说,今此只留得此一书本文字而已矣。然此书之果然者当待读者于字句行间得其宝哥哥林妹妹之情趣于心中得之,会然而于生命中之体验过程而止。作学问知识者则必究其作此书之人,先得者乃将某字某音名之此人,后求此人乃于某时某地之生长,而得其人行某事某思于诸处,大者又必当有此清代之一史实,有清代史实乃得生此一人,乃有将此人之前与其有关者寻其根,于此人之后有其涉者寻其流。又书中之风格、篇章之构造、语言之粗雅、人物之分析……纷纷扰扰,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相互钩连,始得有此一浩浩然之红学。假若过去之事实无从考订,实过去之事实本无从再现!则作一假设,此历史无清之无一为曹雪芹之人。则此所谓红学之系统必一无是处矣。从上而知,假设一旦倒塌,则此一系统必然为之虚空。是谓真切之处不在于向外之追求,而在于内心之一情字之真切! 人生追求知识学问,或曰之为掌握知识技能,或谓之为修养心性,陶冶情操。为知识学问,以知识学问为物质,把知识学问当作钱财一样,是量化的人,是很荒谬的。知识学问有多为虚无飘渺之系列者实多矣。西方有所谓博物学家,而博物之本质乃名无名之物质,定义世界之所有,之所用?此乃格物之层面也,而如儒家之说,格物乃在人身的最表层,格物是为至知,至知乃在成心,诚心乃在修身,从此中关系说,则无论何样的格物,最终依然得落实到人的“情”之上面。西方理论多把最后的一假定归与“上帝”,从发展的层面来讲,首先是“定义”,定义之后是判断,判断之后是逻辑推理。用此种方法而得出之知识系统是不足以圆熟的。首先用文字给一物质或认识下定义,则我们知晓文字之表意是或缺而不全的,既不能死定义,则活而可变,则后面之理论发展必然有虚空之假象!则吾可谓,人之所构建之知识系统,非道之实体。实体只在感觉之中,而非能言之物事。 吾认为知识学问之所以学之,乃在人格修养,生命境界之提澌。今为学必问于何用,此一问便已错。若格物之道为用,则格物之实质亦当归于修身。假若人之寻出数、理、法律、宗教、政治、艺术所实际存在之所假设点,则此类皆得为虚空之说。而若得此千百体系、万千事物能济人处,实归结之则为一处:入人之心,而生之“情”。乃实实在在之生命体验者也。情之所发,体于心,感于自然万物,真切而可知! 夫以情发乎为文,是谓“诗言情”,则又根于“诗言志”,志乃人格生命体验之实体,生命修养之境界,于此突现,则可情及于人,得以感化于人,其实质情之所交感也!于此则亦可知冯梦龙看“六经”则“皆以情教”之说,并非虚言哉!中国儒家为其文化的主流精神,而从先秦孔孟到宋明理学,虽其流变也多,然儒家之为“心”的文化未始有一的变化,此所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理。则其卓然识见最者在此…… 是以吾观今人读书,多受西方之影响,而实是舍本求末之道!如赏析一首诗,则赏析者必求之语言,全忘庄子之“得意忘言”之教导;又必解析诗章之结构,传说诗体之技巧,全忘老子之“大象无形”;这种无聊的赏析,诗未入心中之一角,而诗之味道全已变!读者未得诗中真味之万一,而其真性情则为其所弊矣!这种以文法理路来禁闭人之真“情”所感,安能得诗中神趣?则我知读书在于一“读“字,而非去“剖析”。故牟宗三,有论今人“只是停在平面的广度涉猎追逐的层面。……但他们的这个知道只是属于故实的、材料的、经验的、知识的……他们所知道的只是某人有多少考据知识,学问有多博,这和某人有钱,某人有权有位,是一样的,都是外在的、量的、平面的。”故也说:有人读了一辈子书,从来未与自身之生命有过交涉!——此真谓人生读书之悲哀……
评论
[原创]莲城随想录——言真“情”于人生
默石
默石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9/19 23:03:35
吾前之读汤显祖之《牡丹亭》,眼之所触文字,皆入而于心化而成心情之流动,归于心中之悲欢离合,蠢蠢而得真切之感验。而如我若为课中之讲解,则必然读此文字,大则结构文章之筐架,小则离析运笔之手法,着眼处皆满目支离破碎之砖瓦,与心交涉稀矣!吾或而闻汤氏云:“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有多少真切原由?昔庄周梦蝶,或乃因梦成蝶,抑是因蝶成梦?思之于今亲身之体会,梦中之事或恶或喜,却如之亲生经历,何虚何实?实真切者只心中彼时彼刻之喜怒哀乐者也!只因汤氏确知人生于世,万物皆空,只有一心中之情字,乃生命之真实,所以乃百般推崇“至情”。乃在《题词》中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至情也。”则“至情”可以主生死矣。而于汤氏之前有李卓吾之《童心说》,情之所谓真者,乃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情之所感所正体验初正是真心。而汤氏之后有冯梦龙则有“六经皆以情教也”之说。情之根于生命,生命的根便是生命中情之体验。故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而有情,则天地万物有其为人之所用,则非情外无一用处也。 何如是说?前人多有事功一辈子而深醒悟者多矣!是谓追求物质向外而扩张,至其极则顿悟人生真切者乃在自心之情,一切皆空的事实,使其虚若无根之树。则此类古人如王安石、牛顿之辈必归依于宗教,以期心中之真实!吾想起前与人论知识学问之根本,原以为当今之世,人类所创造之一切文化文明,其用途无非为二:一者作用于外在世界,化学物理学者是也;二者作用于内心世界,文学绘画者是也。然西方之哲学每于极处则必有一虚设之假定,推想而知,则人类之知尽皆人类经验之所积,即万物之有一设定,若此设定成立之可能无可明证,则此知识系统则有未成立之可能。诸如数学之最简易者,莫甚于一加一之和为二,然此公式之为何成为公理,而究只是一假定也!几何系统之点、线、面,难道于现实世界中真有无大小、无厚薄、无长短之此点、线、面?无非其于此做一假设? 今人又所谓学问知识者,其本质又当若何?实多为一系列之经验之组合也。常用之组合关系为“因果联系”,此以古代文学之红楼梦研究为例:《红楼梦》乃一本古代小说,今此只留得此一书本文字而已矣。然此书之果然者当待读者于字句行间得其宝哥哥林妹妹之情趣于心中得之,会然而于生命中之体验过程而止。作学问知识者则必究其作此书之人,先得者乃将某字某音名之此人,后求此人乃于某时某地之生长,而得其人行某事某思于诸处,大者又必当有此清代之一史实,有清代史实乃得生此一人,乃有将此人之前与其有关者寻其根,于此人之后有其涉者寻其流。又书中之风格、篇章之构造、语言之粗雅、人物之分析……纷纷扰扰,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相互钩连,始得有此一浩浩然之红学。假若过去之事实无从考订,实过去之事实本无从再现!则作一假设,此历史无清之无一为曹雪芹之人。则此所谓红学之系统必一无是处矣。从上而知,假设一旦倒塌,则此一系统必然为之虚空。是谓真切之处不在于向外之追求,而在于内心之一情字之真切! 人生追求知识学问,或曰之为掌握知识技能,或谓之为修养心性,陶冶情操。为知识学问,以知识学问为物质,把知识学问当作钱财一样,是量化的人,是很荒谬的。知识学问有多为虚无飘渺之系列者实多矣。西方有所谓博物学家,而博物之本质乃名无名之物质,定义世界之所有,之所用?此乃格物之层面也,而如儒家之说,格物乃在人身的最表层,格物是为至知,至知乃在成心,诚心乃在修身,从此中关系说,则无论何样的格物,最终依然得落实到人的“情”之上面。西方理论多把最后的一假定归与“上帝”,从发展的层面来讲,首先是“定义”,定义之后是判断,判断之后是逻辑推理。用此种方法而得出之知识系统是不足以圆熟的。首先用文字给一物质或认识下定义,则我们知晓文字之表意是或缺而不全的,既不能死定义,则活而可变,则后面之理论发展必然有虚空之假象!则吾可谓,人之所构建之知识系统,非道之实体。实体只在感觉之中,而非能言之物事。 吾认为知识学问之所以学之,乃在人格修养,生命境界之提澌。今为学必问于何用,此一问便已错。若格物之道为用,则格物之实质亦当归于修身。假若人之寻出数、理、法律、宗教、政治、艺术所实际存在之所假设点,则此类皆得为虚空之说。而若得此千百体系、万千事物能济人处,实归结之则为一处:入人之心,而生之“情”。乃实实在在之生命体验者也。情之所发,体于心,感于自然万物,真切而可知! 夫以情发乎为文,是谓“诗言情”,则又根于“诗言志”,志乃人格生命体验之实体,生命修养之境界,于此突现,则可情及于人,得以感化于人,其实质情之所交感也!于此则亦可知冯梦龙看“六经”则“皆以情教”之说,并非虚言哉!中国儒家为其文化的主流精神,而从先秦孔孟到宋明理学,虽其流变也多,然儒家之为“心”的文化未始有一的变化,此所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理。则其卓然识见最者在此…… 是以吾观今人读书,多受西方之影响,而实是舍本求末之道!如赏析一首诗,则赏析者必求之语言,全忘庄子之“得意忘言”之教导;又必解析诗章之结构,传说诗体之技巧,全忘老子之“大象无形”;这种无聊的赏析,诗未入心中之一角,而诗之味道全已变!读者未得诗中真味之万一,而其真性情则为其所弊矣!这种以文法理路来禁闭人之真“情”所感,安能得诗中神趣?则我知读书在于一“读“字,而非去“剖析”。故牟宗三,有论今人“只是停在平面的广度涉猎追逐的层面。……但他们的这个知道只是属于故实的、材料的、经验的、知识的……他们所知道的只是某人有多少考据知识,学问有多博,这和某人有钱,某人有权有位,是一样的,都是外在的、量的、平面的。”故也说:有人读了一辈子书,从来未与自身之生命有过交涉!——此真谓人生读书之悲哀……
篱上春蔓
篱上春蔓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9/24 18:14:26

这篇是做学问之文章了,一定看了不少的书。

人就是要在生活中不断的感悟,在文章中不断的升华,在经历中不断的成长。

“有人读了一辈子书,从来未与自身之生命有过交涉!——此真谓人生读书之悲哀…… ”

喜欢这句。

本站作品版权作者所有,其他网站或媒体如要转载请 联系我们
首 页原创文学人生堤岸闲情逸致学习园地站务信息个人文集
2001-2007 花椒树园地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323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