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全文
 
友情链接
 
花椒树下
原创文学 --> 散文诗
古弦
古弦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推荐]简论散文诗
评论数:20 人气:7339 发表时间:2004/12/20 6:36:21

简论散文诗 ◎秀陶 散文不是要来高声朗诵而应在 晚间独自阅读。……散文是陌生 者之间长远的亲密,无需直接诉 求于诸人的共识。它应缓慢地呈 现出不曾表现过的感情,最后应 自石中抽出眼泪。 ──henry green"pack my bag" 一 在所有的文学类型(genre)中 ,从没有一个文类比散文诗引起 更多的混乱、误解同争执了。时 至今日的诗坛,对散文诗仍然缺 乏清晰的了解。也正由于种种的 误解,乃至产生了各各不同的论 断,形形色色,略可列举如下: a. 散文诗是散文(一种文 类,如随笔、小品、美文等是)及诗的混合体。此一误解可说是其来 有自。从民初以来有数的几篇讨论散文诗的文章中,最早的一篇,作 者署名西谛,亦即郑振铎所写,发表于《文学旬刊》第四号。文中阐 明了写诗不必用韵文,确立了散文(文体)也可以用来写诗。然而郑 文犹未就散文诗加以界说。乃至不久之后又有滕固君同名之文章出现。 滕文画出了三个图解,引黄色加青色而成绿色,来解说诗加散文(文 类)便成为散文诗,清楚地显露了错误之所在。滕文的图解如下: 青 诗 散文 绿 诗剧 散文诗 黄 剧 诗 这一错便错了几十年。因为散 文诗根本就不是一个混合体,散 文诗只是一个新兴的文类,一个 暂可以定义为“散文诗(poeme en prose, prose poem)乃是以散文 文体作为工具所写的诗。”此处 之所以强调散文文体(style)是相 对于韵文(verse)而言者。其原因 是一向以来诗都是以韵文写成。所以如果一定要图解的话,则可绘之 如下: 散文诗 韵文诗 当然文学一道鲜有能这样简明 地一刀切的,常常是有原则必有 例外,法诗人昂德海丢布鞋(an-dre du bouchet)就常在一首诗内 韵、散文混用,当然只能算是例 外了。 b. 也有人认为在写小品文 、随笔等文章时,尽量地采用优美的辞藻,行文力求美化,这样的作 品便是散文诗了。朋友曾送我一本《世界散文诗作家》的小册子,全 本近一百页多是这类作品。散文诗如采这样的写作方法真是缘木求鱼 了。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产生不出真正的散文诗,同台北有一阵子 流行的另一种错误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台湾也不知起自何人,认 为散文诗一定要有惊心的效果,不能惊心不算得是散文诗。惊心者七 百三十一种效果之一而已,何必弃七百三十种不理而仅求惊心一味? 乃至康庄的散文诗钻进了牛角尖,若干年都爬不出来。 c. 有人认为今日的新诗全 都是以散文写成,何必再有散文诗韵文诗之分?如果硬要分的话,不 如仅就书写或印刷时排列之不同而分为分行诗、分段诗罢了。这种错 误可能是所有错误中最荒唐、最粗心大意,在世界诗坛上最丢脸的错 误了。

首先,今日中国之新诗真的是 没有韵文么?真的全是散文写就 的么?且看老诗人纪弦写于一九 八七年的作品吧: 将起舞 想当初,李白喝得醉醺醺的, 挂一轮明月之勋章, 招摇过市于古长安,而在东瀛 芭蕉则纵身一跃而入于古池, 使发出扑通的一声──那多美 有趣的是贫穷的爱伦·坡 化作一只大鸦飞向欧洲, 然后又被山姆大叔捉将回来, 乃造成可怜的阿保里奈尔 因名画失窃而备尝铁窗之苦。 于是到了二十世纪,今天, 在我们的宝岛,众星熠耀, 倘若有谁高歌一曲大虚无, 余亦将拥槟榔树而起舞。 且不说严谨的格律,且不说它变 体的商籁形式,其为自由韵文自 无疑义。第一个strophe未用韵 脚,第二个strophe最后两行的 “尔”、“苦”,而后的“岛” 、“耀”、“无”、“舞”都是 明证。 西诗之逐行排列,其理甚显。 这样的作品如果不逐行分开来排 可以么? 另一位自由韵文大师要算余光 中了。余氏曾作过自我严格的训 练,有时逐行的字数都有讲究, 我曾读过他对今人作品所发之感 叹,大意为今人所写之韵文诗, 不讲求声调、平仄,所写的都是 “哑诗”。 兹抄余氏短诗一首以证所言非 虚,其实就余氏多年的作品而言 ,将散文分行排列的情形尚未曾 见也。 听瓶记 一直以为全世界所有的瓶 都是空的,无所用心 直到有一天俯向瓶口 惊闻全世界所有的声音 都在瓶底回荡又回荡 听不厌,隐隐浑圆的妙响 亦如我心底澄澈的宁静 原是举世滔滔 逆耳旋来的千般噪音 此诗收于一九七九年出版的《与 永恒拔河》中。几乎逐行押韵。 这样的韵文作品也能拿来像小说 一样去排版么? 再看郑愁予的一首短诗吧: 裸的先知 与一艘邮轮同裸于热带的海湾 那钢铁动物的好看的肌肤 被春天剌了些绿色的纹身 我记得,而我什么都没穿 (连纹身都没有) 如果不是一些凤凰木的阴影 我会被长羽毛的海鸟羞死 我那时,正是个被掷的水手 因我割了所有旅人的影子用以 酿酒 (那些伪盖着下肢的过客 为了留下满世的子女?) 啊,当春来,饮着那 饮着那酒的我的裸体便美成一 支红珊瑚 请看这十三行作品中一连串交错 的韵吧,其安排颇费心机,错落 有致,初念或仅觉得动听,细寻 之下方知“湾”、“穿”;“物 ”、“肤”;“身”、“影”; “有”、“手”、“酒”;“死 ”、“时”;“客”、“来”; “女”、“瑚”。有时隔一行, 有时隔两行,交错出现,美不胜 收。 要证明一下作品为韵文,最简 便的当如以上我所引的例子,其 中皆有显明的韵脚。其实韵文约 分三种,即:1.严格的韵文(ver-se);2.自由韵文(free verse); 3.无韵韵文(blank verse)。前两 类皆易了解,唯第三种需略作说明。 无韵韵文一般指弥尔顿〈失乐 园〉的文体。弥氏在该作品之前 言中自称为“英式史诗无韵韵文 ……”(english heroic verse, without rime……)。后人中r· 佛洛斯特也爱用之。除无尾韵而 外,一切仍遵韵文之规则,如抑 扬、节奏等之讲究仍不可费。 中文一字一音,略无轻重音之 分。如求节奏整齐,则每行字数 势必固定下来而成为众人讥笑的 豆腐乾体了。然而一个既无韵而 字数又不一的文体,我称之为无 韵韵文,必定引起争论。然而新 诗里有没有无韵韵文一体呢?当 然有。 最清楚的例子莫过于症弦的诗 了。他的文字常有人说是“甜” ,念来舒服,同辈诗人中少有出 其右者。一九五五年以前之诗作 ,常有清楚之韵脚。如:〈我是 一匀静美的小花〉(1953);〈下 午〉(1954);〈瓶〉(1955)等篇 皆是。一九五五以后的诗作不再 用韵了,然而遣词用字、造句语 法仍是他一贯的“甜”、“舒服 ”。说他一九五五年以前的文体 是自由韵文,说他一九五五年以 后的是无韵韵文谁曰不宜?不然 念念他的〈乞丐〉,他的〈如歌 的行板〉便是明证。 台湾诗坛一度曾过于急进,不 分青红皂白地摒弃韵脚、废韵文 ,认为用韵便不够现代,真是不 智。其实文体就只是“韵”、“ 散”两种,不取甲便取乙,视各 人之基本训练;内容之需要;习 惯上之喜好而采用吧了。原未有 新、旧、高下之分。  随手拿起1995年12月出版的台湾诗学季刊第13期,内登余光中的 〈悲来日〉,苏绍连的〈窟〉,尹玲的〈握〉、〈水〉,林广的〈笔〉 ,向明的〈驰〉,萧萧的〈见迹第二〉等篇,皆属清清楚楚的自由韵 文体,皆有散置的韵脚。当然此处所谓韵并非古韵谱所列,而像今人 的口语也。今人用今韵,民初诸家如朱光潜、钱玄同等人皆有论及。

评论
篱上春蔓
篱上春蔓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4/12/21 22:03:13

详尽剖析。

原来我对散文诗的概念、理解是很片面的。

本帖的篇幅较长,如果能再缩短些分段,可能会让读者看起来更舒服些。

默石说得对,多多练笔,天天美丽!

lisb
lisb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7/26 21:04:06

老诗人对散文诗的理解十分深刻。因为这是很专业的文章,一般读者难得有兴趣读它,更不说读完它了。这就是将我引到花椒树来的作品!

如果可能,如果古老先生同意,我倒是想把它重新编辑一下(将这一大篇分成几个章节,给个小标题),供散文诗和其他文学朋友学习。

再次谢谢古弦先生!祝他老人家身体安康!

古弦
古弦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1 20:43:56
以下是引用lisb在2005-7-26 21:04:06的发言:

老诗人对散文诗的理解十分深刻。因为这是很专业的文章,一般读者难得有兴趣读它,更不说读完它了。这就是将我引到花椒树来的作品!

如果可能,如果古老先生同意,我倒是想把它重新编辑一下(将这一大篇分成几个章节,给个小标题),供散文诗和其他文学朋友学习。

再次谢谢古弦先生!祝他老人家身体安康!

简论散文诗不是我写,是秀陶写的.

秀陶:

本名郑秀陶,湖北鄂城人,一九三四年十月生。

一九五0年赴台湾,一九六0年毕业于台大,

曾旅居越南西贡,现定居于美国。秀陶是早期台湾诗坛的现代派大将,

离台后诗作虽然很少发表,但极受重视肯定。其实,他长年创作不断

,近来的作品多在《新大陆》及台湾《现代诗》、《中央副刊》等处发表。

他的散文诗隽永精妙、平中见奇,闪耀着知性的光辉,蔚成一家。

lisb
lisb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1 23:46:56

我看关于您的几个老朋友的通信文章时弄混了,以为您和秀陶先生是同一人了。

不论怎么说,我还是要特别感谢您!您让我见识了散文诗的又一面。

我想坚持散文诗的写作,真希望先生有空的时候给我指点一二!

古弦
古弦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2 12:50:44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6年10月第36期

秋原
	天空

 	1
  感恩节过后,天空便开始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那些回来过节的
人热闹哄哄一两天后就像候鸟一样匆匆走光了。那本来就单薄得可怜
的阳光,那些没有归属感的云,甚至那些喧哗了一阵子,开始变黄的
枫叶也统统走了。剩下来的,就只是这一排排结霜的古老的房屋,像
一本本厚重而封尘的旧版书,在图书馆一角的书架上,眼巴巴地等着
有人来……就算随便翻一两页也好。可是……

 	2
  感恩节过后,天空愈显得心事重重。一整天,它只是一语不发地
拖着雾翳的沉重的身体;在了无人踪的小街上徘徊。有时候,他走到
荒置工厂外面的空地上,一动也不动,对着什么风景也没有的地平线
发呆。在逐渐变冷的夜里,天空也常常失眠。好几个夜晚,我们听到
它吹着落叶,沙沙咳嗽的声音。
  天空这种情况,真教人担心。

	3
  到了冬天,悲剧真的发生了。天空从高空飞坠下来。它雪白庞大
的尸身,盖覆了东部好几个州和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乡镇。事后人们要
花了一个多月,才能够把它的残骸像一只只翻了肚的鲸推到水里去。


   4
  对于天空的悲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是在想,那些人要是
没有回来过节,天空会不会自杀?

1996年9月加州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6年8月第35期

秋原		
记忆中的抽屉	──致vinh

  你寄给我的明信片收到了。可是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收信的人。
因为你是寄给你记忆中的那个我。而那个人,多年来一直都飘忽不定,
而且像跟我捉迷藏似的,要找到他实在不容易。

  那个人本来是住在我记忆的抽屉里。有一段日子,我在抽屉以外
的世界受了伤或者失落什么的时候,我总爱拉开我记忆的抽屉,然后
躜进抽屉里。在它里面,我看到那个人,看到你,还有我们那个城市。
还看到可伦布公园的河边的落日如何变成入夜后的灯光。我也听到7
0年代的那些歌曲,甚至更尝到黎利大道咖啡座里既苦又甜的咖啡。
也看到有历史中的血和泪。每次躜进抽屉里就是一个失眠的晚上。躜
出来却是三十年后美国的另一个早晨。但是后来却出了问题,因为我
每次拉开抽屉,它都呼呼的叫痛,而且拉开它的次数愈多,它的呼痛
愈增加。到后来它简直像一只残旧而容易受伤的火柴盒,只要一碰触,
它便频频呼痛,显得痛楚不堪。我终于忍不了心。所以有一段很长的
日子,我再也不去碰它。甚至要把它忘掉;包括抽屉里的那个人。

  可是,那个人似乎并没有忘记我。在我几乎把他完全忘掉时,他
却不知打从什么时候走出了抽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梳洗的时候,
他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镜子里,虽然面容有点模糊,待我要看清点,他
却掉头而去。我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关于越南的新闻,他也惊鸿一
瞥地在萤光幕上出现。我偶然和一两个老朋友通电话时,居然听到他
的声音。甚至有时候他来到我梦中叩门,开门时只见到他熟悉而陌生
的背影刚消失在时间的长廊上。多年来那个人一直飘忽不定的出现,
而又有意无意地不跟我打个正面。

  收到你的明信片那天,我便想到要找那个人。于是我又硬起心肠
再拉开我记忆的抽屉。如今它上面盖上了一层尘垢。显得更加蹦紧。
我小心翼翼地,又多花了一些力才把它拉开。然而它还是呼呼叫痛。
我看到里面一切如昔。不过有的已经开始模糊,有的却清晰如初。单
单那个人却不知所踪。其实我早就料到他已不住在抽屉里了。

最近我一直在打探那个人的下落。终于给我查出他刚刚又在加州出现。
于是我决定到加州找他。这一次我走的很坚决,我带了一大堆的行李,
其中包括我记忆的抽屉。
1996初春费城初稿
1996仲夏加州定稿
古弦
古弦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2 12:58:33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2000年6月第58期

陈铭华

 有一个中国 
		
有一个中国,英文叫 china,我非常的爱她!她不是父祖辈心头惦着
的说广东话的乡土中国,也不是说北京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更
不是说闽南话的中华民国。虽然从前我是那么真诚热烈地爱过这些,
但自从越南排华,我们乘破木船浮于海;自从举家回到所谓的故乡;
自从钓鱼台
,自从天安门……一连串事件之后,我爱的中国就只剩下这一个了

她不谈主权,无视统独,不设什么省县市镇乡村的行政区域,而将全
部资源或者说是领土分成等值的84,430,000份(至于西北边远贫瘠山
区占的面积是否比东南沿海富庶地区要大?公不公平等问题,我则没
有细究。)公开发售,让人民当家作主。民间又可以相互转让,甚至
出售给外国人图利,也不必担心构成任何通番卖国的罪名。以我个人
为例,最风光时管辖着100至300份单位,相当于以前国营农场里小队
长一职所负责的耕地一般大小;最布衣时,虽不名一份,却仍是一个
能评头品足、说说闲话的诗人

她偏爱红绿二色,除了偶然的白外,心情好时穿绿,不好时一身红衣
裳。她高兴,我当然高兴;她不开心,我比她更不开心。她多愁善感,
世贸,最优惠国待遇,此岸或彼岸的新总统就职演说等大件事自不待
言。其他如不知名的年轻分析师吹吹牛、发发骚的鸡毛蒜皮小问题,
也会令她雀跃百分,或是感冒打喷嚏一病数日不起

她住在香港,每天清晨美国东部时间六点半,我都透过网路在纽约一
条名叫华尔的小小的街上,和她见面,点头,打招呼,吃早餐,上班


2000年五月十七日洛城
篱上春蔓
篱上春蔓

超级管理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2 19:04:09

又见古弦先生,很高兴。

花椒树园地又多了一个崇拜者lisb ,希望先生不要忘记我们,记得常来交流文学,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

中国很博大,希望海外华人有条件的多回来看看,比较想象中的中国与现实中的中国之差异。

lisb
lisb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2 23:35:25
以下是引用古弦在2005-8-12 12:58:33的发言: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2000年6月第58期

陈铭华

 有一个中国 
  
有一个中国,英文叫 china,我非常的爱她!

“有一个中国,英文叫 china,我非常的爱她!”——我能理解他。曾经我也这么说过:我的祖国,我爱她!我说的祖国,就和这里的china一样。

什么是赤子之心?也许,很多人已经感受不到。“有一个中国,英文叫 china,我非常的爱她!”这就是来自赤子之心的真情话。

lisb
lisb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2 23:50:31
以下是引用古弦在2005-8-12 12:50:44的发言: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6年10月第36期

秋原
 天空


  对于天空的悲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是在想,那些人要是
没有回来过节,天空会不会自杀?

孤独的老人,孤独的心,也许就是金钱崇拜之后的必然结果。中国,中国的老人不是也就要这样了吗?真的,我还是喜欢四世同堂的中国,我还是怀念china。

lisb
lisb

高级会员
状态: 不在线
发表时间: 2005/8/13 0:11:19
以下是引用古弦在2005-8-12 12:50:44的发言:
新  大  陆  诗  双  月 刊
1996年8月第35期

秋原  
记忆中的抽屉 ──致vinh

  你寄给我的明信片收到了。可是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收信的人。
因为你是寄给你记忆中的那个我。而那个人,多年来一直都飘忽不定,
而且像跟我捉迷藏似的,要找到他实在不容易。

  那个人本来是住在我记忆的抽屉里。有一段日子,我在抽屉以外
的世界受了伤或者失落什么的时候,我总爱拉开我记忆的抽屉,然后
躜进抽屉里。在它里面,我看到那个人,看到你,还有我们那个城市。
还看到可伦布公园的河边的落日如何变成入夜后的灯光。我也听到7
0年代的那些歌曲,甚至更尝到黎利大道咖啡座里既苦又甜的咖啡。
也看到有历史中的血和泪。每次躜进抽屉里就是一个失眠的晚上。躜
出来却是三十年后美国的另一个早晨。但是后来却出了问题,因为我
每次拉开抽屉,它都呼呼的叫痛,而且拉开它的次数愈多,它的呼痛
愈增加。到后来它简直像一只残旧而容易受伤的火柴盒,只要一碰触,
它便频频呼痛,显得痛楚不堪。我终于忍不了心。所以有一段很长的
日子,我再也不去碰它。甚至要把它忘掉;包括抽屉里的那个人。

  可是,那个人似乎并没有忘记我。在我几乎把他完全忘掉时,他
却不知打从什么时候走出了抽屉,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梳洗的时候,
他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镜子里,虽然面容有点模糊,待我要看清点,他
却掉头而去。我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关于越南的新闻,他也惊鸿一
瞥地在萤光幕上出现。我偶然和一两个老朋友通电话时,居然听到他
的声音。甚至有时候他来到我梦中叩门,开门时只见到他熟悉而陌生
的背影刚消失在时间的长廊上。多年来那个人一直飘忽不定的出现,
而又有意无意地不跟我打个正面。

  收到你的明信片那天,我便想到要找那个人。于是我又硬起心肠
再拉开我记忆的抽屉。如今它上面盖上了一层尘垢。显得更加蹦紧。
我小心翼翼地,又多花了一些力才把它拉开。然而它还是呼呼叫痛。
我看到里面一切如昔。不过有的已经开始模糊,有的却清晰如初。单
单那个人却不知所踪。其实我早就料到他已不住在抽屉里了。

最近我一直在打探那个人的下落。终于给我查出他刚刚又在加州出现。
于是我决定到加州找他。这一次我走的很坚决,我带了一大堆的行李,
其中包括我记忆的抽屉。
1996初春费城初稿
1996仲夏加州定稿

立意相当独特、别致的一篇散文诗。我收到了友人的明信片,却说收信人不在。收信人到哪里去了呢?收信人在过去的一段历史里。作者还可以找到收信人——他在加州出现了——他可能在加州出现吗?当然不可能。但是,作者构思相当巧妙:到加州去找他——作者是去找回过去的日子啊!

可以说,这是一篇散文诗经典!朱自清的时光、荷塘月色,和这篇作品比较起来,似乎也没有这种灵气。觉得如果不要这一句“因为你是寄给你记忆中的那个我”,就更好了。因为这是解释,完全可以不要的。

共3页, 21个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本站作品版权作者所有,其他网站或媒体如要转载请 联系我们
首 页原创文学人生堤岸闲情逸致学习园地站务信息个人文集
2001-2007 花椒树园地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32316号